随着工业化的飞速发展,很多传统的老手工行业正在渐渐消失。在新光村廿玖间里,有一位仍然坚持着老手艺的做糖人,他遵循着古法,小小的一方梨膏糖饱含了人们对童年和岁月的回味。他就是李字头梨膏糖的掌门人李期银。
在廿玖间里的小作坊内,糖香四溢,李期银正在熬制梨膏糖,吸引着过往的游人。浦江本地土生土长的徐地畈黄花梨,加上罗汉果、胖大海、贝母、甘草等十几种中草药材,按照比例放入锅内,炖煮熬制数个小时。冷却到还有一定黏性的时候再倒入模板,之后再划线,待完全冷却后再制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梨膏糖。李期银的梨膏糖不添加其它糖,它的甜感完全来自这些原材料本身的糖分。因此,他做的梨膏糖吃起来清甜不腻,既有梨味也有药香,很受游客的欢迎。
梨膏糖,主治咳嗽多痰和气管炎、哮喘等症,味甘易服,疗效显著。它既是糖,也是药。在医疗水平不发达的年代,梨膏糖有着不寻常药用价值。
上个世纪60年代,物资匮乏,5分钱一大块的梨膏糖,成了小孩子的最爱。旧时卖梨膏糖有“三分卖糖,七分卖唱”一说。当时,在我县城北,有一位叫“小黄胖”的做糖师傅,一到晚上,他就点上煤气灯,唱着《八面图》,在村里的明堂前售卖梨膏糖,很是有名。邻县义乌的佛堂,有一位名叫贾好笑的做糖师傅,也很有名气。除此之外,就是一些来自外省市的卖糖人,其中,就有李期银的师傅——吴敏。那时候,江苏宜兴的梨膏糖师傅吴敏挑着糖箱,唱着小锣书,走街串巷来到浦江叫卖,他做的苏帮梨膏糖在浦江和周边县市也都有一定名气。
小时候的李期银身体不是很好,经常咳嗽。一次,吴敏走街串巷叫卖梨膏糖到李期银村中,李期银的家人给他买了一块,吃完不久,李期银咳嗽的症状有所缓解。就这样李期银和吴敏结缘,14岁那年便独自一人前往宜兴拜吴敏为师学习制作梨膏糖的手艺。从义乌坐火车到上海,中转再到苏州,又从苏州坐汽车到宜兴,仅仅行程就要两天。在宜兴,人生地不熟,李期银便一门心思投入到学做梨膏糖当中。
天赋加上好学,李期银成了众多师兄弟中的佼佼者。过了七年,学得一身本领的李期银开始独自闯荡。二胡、铙钹、小鼓、莲花板……他演唱着卖糖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曲子,背着师傅传给他的糖箱,走南闯北,在杭嘉湖一带名声渐起,甚至一度卖到了山东等地。
卖糖不仅要糖好,营销策略也很重要。“每到一处,最短要待上半年。”李期银说,只有时间长了,才会有回头客。而且,一旦驻点,他立马就学会当地的方言,以便拉近与顾客之间的关系。“俺山东潍坊,男的女的,老的少的,都睡在一炕……”李期银向记者表演了一段山东话的叫卖。
如今,李期银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前往其他县市走街串巷,但他还会时常在夜间“出差”,到乡下的村子里叫卖。步行改为了小车,一样的锣鼓样式,配上全套电器化行头。李期银说,他现在的目的并不在于能卖多少梨膏糖,而是让大家记住这样一种传统的味道。对他而言,这种形式,是一种享受,是他心中梨膏糖真正的味道。
记者丨潘抗忌
摄丨盛琦帆
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好办法有地方能治好白癜风吗